Loading... # Lipopolysaccharide-induced TNFα factor (LITAF) promotes inflammatory responses and activates apoptosis in zebrafish # 脂多糖诱导的斑马鱼 TNFα 因子(LITAF)促进炎症反应和细胞凋亡 [来源](https://www.sciencedirect.com/science/article/pii/S0378111921000810?via%3Dihub) # TNFα,Tumor necrosis factor alpha,关键的炎性细胞因子 * 作用:调节炎症、凋亡、homing(制导) * 过量导致:触发产生线粒体活性氧,致使细胞坏死。 * 表达: * 核因子κB * C/EBP * LPS-induced TNFα factor(LITAF),被称为p53-inducible gene 7(PIG7) # PIG7 * 作用: * 诱导TNFα的表达 * 参与IL-lα, IFNγ和IL-10细胞因子的调节 * 使用shRNA敲除可促进前列腺癌细胞的增殖及肿瘤等发展等 * 转录调节: * Bcl6调节其转录等 # 细胞炎症因子表达 * LITAF的结构: * 一个保守的LITAF结构域 * 两个锌指结构,分别位于N与C末端(RING-finger CXXC motifs) * 脂多糖激活后,CXXC形成一个紧密的和膜相关的Zn2+结构,同时促进p38α介导的LITAF磷酸化 * 磷酸化的LITAF结合信号转导子和转录激活子6B(STAT6B)形成复合物,进入细胞核 * 与靶基因启动子区的DNA序列(CTCCC)结合 * 激活炎症细胞因子的表达,包括:TNFα, IFNγ, IL-1α and IL-10 # 实验 ## 分析DrLITAF的序列 ### 实验方法 * 预测跨膜区域、等电点、分子量 * 预测结构域 ### 结果 * 163个氨基酸、理论分子量17.4kDa,pI5.58。 * 与人类LITAF具有39。7%氨基酸同源性 * 包括4个外显子和3个内含子,编码区跨越2、3、4外显子。 ## 分析DrLITAF在组织和胚胎中的表达 ### 实验方法 * 从胚胎中提取RNA * 受精10h后,收集50个胚胎;再分别从受精24、48、72小时的胚胎中,收集30个。 * 从成年鱼内脏中提取 * 取成年鱼的肝、脾、肾、肠、皮肤和鳃共6个组织样品。 * 定量rt-PCR检测。 > knock in:对特定组织转入某基因 > rt-PCR,反转录PCR,RNA链被逆转录为cDNA,以此为基础进行扩增 ### 结果 * 最高表达在鳃,最低为肝 * 注射LPS后 | 组织 | 12h | 24h | 48h | 72h | | ------ | ----- | ----- | ----- | ----- | | 脾 | 1 | 1 | 5.5 | 1.9 | | 肾 | 2.1 | 1 | 1 | 0.6 | * 注射poly(I:C)后 | 组织 | 12h | 24h | 48h | 72h | | ------ | ----- | ----- | ----------- | -------- | | 脾 | 1.9 | 0.8 | 2.3,高峰 | 几乎无 | | 肾 | 2.2 | 1.3 | 6.8,高峰 | 4.2 | * 感染E.tarda 后 | 组织 | 6h | 12h | 24h | | ------ | ----- | ----- | ----- | | 脾 | 1.3 | 0.3 | 3.4 | | 肾 | 2.4 | 1.7 | 2.1 | * 感染A.hydrophila后 | 组织 | 6h | 12h | 24h | | ------ | ----- | ----- | ----- | | 脾 | 0.9 | 1.1 | 3.7 | | 肾 | 2 | 1.7 | 1.1 | * 感染SVCV后 | 组织 | 1d | 3d | 5d | 7d | 15d | | ------ | ----- | ----- | ----- | ----- | ----- | | 脾 | 5.4 | 0.8 | 2.1 | 1.8 | 2.2 | | 肾 | 1.9 | 4 | 2.1 | 2 | 1.7 | ## PAMPs、病毒和重组细胞因子对DrLITAF在ZF4细胞中表达的影响 > 斑马鱼ZF4细胞系:1天的斑马鱼胚胎细胞培养得来\ > [DMEM-12](https://www.thermofisher.com/order/catalog/product/11320033#/11320033):Dulbecco's Modified Eagle Medium/Nutrient Mixture F-12,用于支持多种哺乳动物细胞生长。如:MDCK、胶质细胞、成纤维细胞、人内皮细胞及小鼠成纤维细胞。 ### 实验步骤: * 使用10%胎牛血清、1%青霉素-链霉素的DMEM/F12培养基,28摄氏度CO~2~培养箱培养ZF4 * 达到80%融合度,使用LPS(100μg/mL)、PHA(50μg/mL)、PMA(0.5μg/mL)、DMSO or PBS体系分别刺激细胞6、12小时 * 用TCID~50~/mL和等体积的DMEN混合,感染细胞 分别与12、24、48小时后进行表达分析 * 分别使用终浓度为20 ng/mL的rIFNφ1 和 rIFNφ4 刺激ZF4细胞,对照组用蛋白缓冲液培养。 * 12h后收集细胞进行表达分析 > PHA: > PMA: > DMSO: > PBS: > TCID: > rIFNφ1 和 rIFNφ4: ### 实验结果: * 不受PHA和Poly(I:C)的影响。 * LPS刺激ZF4,6h与12h,DrLITAF的表达明显升高 * PMA刺激使DrLITAF的表达下降 * rIFNφ1 和 rIFNφ4: * MxA:被显著诱导 * DrLITAF:不受影响 > MxA: ## 注射LPS或ploy(I:C)对鱼体DrLITAF表达的影响 ### 实验步骤: * 腹腔注射,注射物分三组 | | LPS | poly(I:C) | PBS | | ------------- | ----- | ----------- | ------ | | 浓度 μg/mL | 100 | 100 | 对照 | | 体积 μL | 10 | 10 | 10 | ## 感染致病菌和病毒后对鱼体DrLITAF表达的影响 ### 实验步骤 * 致病菌和病毒包括迟缓爱德华氏菌、嗜水气单胞菌和SVCV * 迟缓爱德华氏菌接种至TSA,28摄氏度培养一夜,转移一个菌落至10mL TSB; * 嗜水气单胞菌接种至LB琼脂培养基培养一夜,转移一个菌落至LB肉汤培养基。 * 均于28摄氏度下170 rpm摇动过夜。 * 1:100(v/v)稀释培养基培养至对数生长期(OD600=0.6·0.8) * 4000rpm离心5min * 无菌PBS洗涤3次,于PBS中复苏 * 平板计数法测定细菌浓度 * 每组取70尾成年斑马鱼静脉注射10 μL: * 迟缓爱德华氏菌:5×10^5^ CFU/mL * 嗜水气单胞菌:5×10^4^ CFU/mL * 注射后6、12、24h,取每组5条鱼的脾和肾于含1 mL TRIzol试剂的EP管中,提取RNA。 * 每条鱼注射10 μL 1×10^7^ TCID~50~ /mL SVCV 或 10 μL DEME。 > TCID~50~:50%细胞感染量 > DEME:含各种氨基酸和葡萄糖的培养基 ## 亚细胞定位 ### 实验步骤 * 使用EGFP作为报告基因构建pEGFP-N1-DrLITAF质粒研究DrLITAF的亚细胞定位 * 使用poly-L-lysine处理盖玻片,培养HEK293T和ZF4细胞过夜 * 使用lipofectamine 3000试剂分别转染2.5μg pEGFP-N1-DrLITAF或pEGFP-N1(plasmid vector) * 24h后,使用100 μg/mL LPS 或者PBS刺激细胞3h * PBS洗涤3次 * 室温下用4%(v/v)多聚甲醛固定20min * 用增强免疫染色渗透缓冲液培养10min * 用10 μL DAPI染色5min * 转染24h后,用ER-Tracker Red和Lyso-Tracker对细胞内质网和酶体进行染色 * 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扫描拍照 > lipofectamine 3000: > 多聚甲醛固定: > enhanced immunostaining permeabilization buffer: ### 实验结果 * 在HEK293T和ZF4细胞中,表达带有GFP标签的DrLITAF融合蛋白 * 转染后24h,用LPS刺激细胞3h,GFP位于细胞和内,不受LPS的影响 * 在转染GFP-DrLITAF的HEK293T细胞中,GFP-DrLITAF主要分布在细胞膜、核膜以及与核膜相关的亚细胞结构中。 * LPS刺激可使部分细胞内的DrLITAF部分移位至细胞核内。 * 转染pEGFP-N1-DrLITAF后,细胞表现出细胞膜受损 * 在转染DrLITAF的ZF4细胞中。GFP-DrLITAF位于内质网,而不是溶酶体 ## DrLITAF的凋亡作用 ### 实验步骤 * 以pEGFP-N1-DrLITAF为模板,CMV-F和pcDNA3.1-LITAF-R为引物进行PCR扩增,构建真核表达质粒pcDNA3.1-DrLITAF。 * 使用poly-L-lysine处理盖玻片,培养HEK293T细胞过夜 * 转染2.5 μg的pcDNA3.1-DrLITAF或pcDNA3.1(plasmid vector) * 用Annexin V-FITC 凋亡检测试剂盒检测DrLITAF转染后24h和36h对细胞的凋亡作用 * 收集300g离心5min后的细胞 * 用冰PBS洗涤2次 * 在结合缓冲液中复苏 * 用Annexin V-FITC和PI染色 * 使用flow cytometry分析样本,检测相关基因的表达 * caspase 3, caspase 6, caspase 7, TNFα, p53, Bcl2 and Bax * qRT-PCR ### 实验结果 * 转染pcDNA3.1-DrLITAF质粒后,HEK293T细胞在12h表现出明显的生长迟缓 * 转染后12、24和36h,TNFα的表达分别增加了2.2、20.0和4.4倍 * Caspase 3在36h和Bcl2在24h与36h时,表达增加。 * 转染DrLITAF后24、36h细胞凋亡率明显高于转染载体的对照组 * 24h->13.3%和1.16%;36h->18.4%和2.24% # 讨论 * LITAF的c末端结构域在不同物种中具有高度相似性,表面其某些功能在进化上是守恒的 * DrLITAF在鳃中的表达水平比其他组织高得多 * 鉴于鳃不断暴露于外部病原体,猜测LITAF可能参与细胞 维持细胞稳态和器官的发育 * 可能具有维持鳃的生理功能和发挥免疫防御作用 * LPS和细菌都是已知的炎症活化因子,感染E.tarda和A.hydrophila均表现出强烈的炎症反应。并增加促炎症细胞因子的表达 * 由于LPS刺激或细菌感染,DrLITAF表达增加,因此其参与了炎症的调节 * LITAF在感染SVCV的鱼的肾和脾中表达,说明其参与了抗病毒反应。但在ZF4细胞中,SVCV、poly(I:C)和IFNs的刺激并没有改变DrLITAF的表达。推测其可能在白细胞和成纤维细胞等细胞类型中发挥不同作用。LITAF表达的增加可能促进感染了病毒的白细胞凋亡,从而限制病毒的传播,但需进一步研究。 最后修改:2021 年 09 月 19 日 © 允许规范转载 赞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你有用,请随意赞赏